“老底子年糕原来这么有趣”一场活动开启非遗新玩法
通讯员:章若晨 刘雅婷
“非遗”,什么是“非遗”呢?在经历上千年不断传承和演变后,仍然具有原生态内涵和民族特色,它不仅从多方面表现出生态文化的特征,自然传衍着区域性的文化,更是先民智慧结晶的现。而桐坞年糕,正是承载这样的特殊文化而传承着。
图为实践队员调研外桐坞村年糕坊
近日,浙江万里学院中德设计与传播学院的学子来到杭州市外桐坞村,与外桐坞村达成实践合作。实践活动以“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以推广“龙坞年俗”非遗文化为主线,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实践方式,深入外桐坞村、塘栖古镇等非遗文化传承地,进行实地考察调研,策划并开展品牌推广项目,以专业优势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升级。
此行,浙江万里学院中德设计与传播学院的实践队员与主任一同参观村内朱德纪念室、艺术馆和美术馆等建筑,并了解对末来发展路线的规划。为更加深入了解村内情况,实践队员积极开展采访,了解到村委和村干部关于发展村庄路线和村中的非遗文化——龙坞年俗的想法后,结合专业优势,策划举办“糕香说丰年,桐坞祈欣愿”主题线下创意非遗体验活动。
“咚咚咚一一”,桐坞村击打的声响有节奏地从年糕坊中传出,米香味扑鼻而来,木槌子石臼搡年糕。“糕香说丰年,桐坞祈欣愿”主题创意非遗体验活动,特邀桐坞村内外的小朋友与其家长们来参加,亲子们纷纷积极加入到年糕的制作过程中。打年糕,看似是个体力活,其实是门学问,处处暗含技术。此次实践活动中,有幸邀请到外桐坞打糕队队长参与其中,实地演绎着原料蒸制过程。他向参与活动的实践队员与亲子们细致介绍道:“要打出好年糕每个环节都有诀窍.淘米、浸泡、磨粉等 10 道工序,每个环节严丝合缝,才能打出美味的年糕。”
图为外桐坞村打糕队师傅进行搓粉
亲子们对于年糕上蒸笼前的一个步骤”搓粉”尤为感兴趣,实践队员积极科普道:“调和水和粉之间的比例,主要看手感;打年糕,关键的环节就在于—打,木锤有25斤要越打越重,年糕的口感才是Q弹的。”陪伴兴趣盎然的小朋友们共同积极探索“龙坞年俗”非遗文化,动手体验创意美味的年糕DIY。实践队员们切实希望在未来日新月异的发展中,不忘初心,将非遗文化代代相传,守住这一文化之根。通过此次的活动,实践队不仅将非遗文化下沉到年轻的群体,更将进一步推动外桐坞村的创意发展之路。
图为实践队员与小朋友一起年糕DIY
浙江万里学院中德设计与传播学院的实践队员汇报助力外桐坞村发展的几大方案。实践队将助力外桐坞村着重做好年糕等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和涉农特色优势项目招商引资工作,通过赋能非遗年糕产品包装精美化,发挥人才聚集优势,主要升级外桐坞村特色产业,打造外桐坞村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切实把“三农”这块压舱石夯得实又实。与此同时,对未来桐坞村的非遗文化薪火代代相传尽己之力,发扬传播非遗文化精神。
图为实践队员为外桐坞村制定创意推广方案
来源:财讯网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